< 金融的逻辑 > 读书笔记

<金融的逻辑> 陈志武

感觉本书逻辑性不是很强;一些观点值得思考:从金融角度解读中国儒家孝道文化;借钱花是好事,用未来的钱换现在的机会。


序言

钱、资本、财富

有钱不等于富有

政府有钱不如民间富有

国库钱多不一定是好事;美国从建国起就是负债的,负债反而会促使政府谋求发展之道;美国金融之父,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国债改革,长期债务体系

证券市场提供了一种评估方式

儒家文化,从投资角度来看,『三纲五常』是为了保证父母、长辈对子女的投资有回报;现代金融体系逐渐取代儒『家』

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不能全盘否定,要从中借鉴;发展金融制度是大势所趋

金融是什么—跨空间、时间的价值交换(什么是价值?):

价值论: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不顾市场供求关系,劳动没有创造价值,而是摧毁价值

效用决定价值,而不是劳动决定价值 -> 理解现代金融逻辑

现代金融活动:投资、理财、规避风险;过去,靠部族、家庭规避风险,金融交易行为发生在家族、家庭内部->养育子女是跨时间价值转移的最主要方式,『多子多福』

金融活动中,诚信地位重要;家庭、父母无法选择,稳定、不可选择性->建立并维护诚信的基础;儒家的孝道,维护这种交易制度的文化政治保障,满足统治者的需求

现代社会,家庭更多的承担精神、情感方面的需求

中国传统思想,存钱,不要借钱花,『量入为出』;没有借钱,就没有金融

美国,负债多,反而发展快;金融促进制度发展


ch1 资本化的逻辑

资本化,允许市场交易

过去,交易不发达,资本化、市场化程度不高,出差带东西

1998年住房市场化之前,房子不能交易,财富数额巨大,但不能交易

住房资本化:

未来收入流,信贷

美国经济,让任何资产、任何未来收入流都能提前变现的证券化、资本化体系


ch2

在外靠朋友:说明市场化不发达


ch3

提前花与以后花有什么区别?


ch4 西方财富靠掠夺?

资本证券化:


ch5

投机是人之常情,也是技术创新的原动力

JP摩根把美国证券公司的销售能力和投行理念提高到新的层次,他的最大贡献是把证券公司的业务从简单的证券经纪上升到包括行业、企业整合的策划与融资全套服务,他创新了现代投资银行的理念。从这个意义上,JP摩根对美国股市文化在更广泛社会中的推动有着关键性的贡献。


ch6

政府要敢于借钱花

决定经济国策的两个关键因素是国债利率和国家投资回报率。

加税和国债哪个更好?答案取决于政府的融资成本和民间的投资回报率。只要纳税人的投资回报率高于政府公债利息,最优的国策是:少征税,把钱留给老百姓去投资创业,藏富于民,政府尽量用公债来补充财政赤字。

外国人和外国政府喜欢买美国国债。美国政府用低息借到这些钱后,通过减税把钱留给老百姓去做投资。这种策略让美国财富超常增长


ch7

富有的政府容易腐败专制,侵犯民间权利,抑制个人创造力,不思进取。就像富家子弟更容易横行霸道不思发奋一样。只有当独裁王权或集权政府的开支不够或者刚好够,需要经常借债、与民间讨价还价征税的时候,权力才可能愿意受约束,权力制衡制度才有机会成为现实。负债累累的政府是一个权力难以扩张的政府。


ch8 中国的理财前景

理财是必须学习的

学习金融知识,调整资产结构


ch9 反思高利贷与民间金融

民间金融合法化,保护债权人利益


ch10 中国与金融危机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金融危机,南京民国政府

中国发生金融危机的风险是有的,只要国家以金融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出现在金融体系之后


ch11 金融现代化

道德约束 -> 法制约束


ch12 美国 2008 次贷危机

金融危机的逻辑解答了:次贷危机的核心根源在哪里?这次危机会改变美国的信贷消费模式吗?


ch13 政府为解救危机持股银行不是国有化

政府可以在危机时干预市场,但必须在问责架构下干预,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


ch14 借贷消费模式


ch15 消费驱动型模式仍会继续


ch16 17 中国股市

赌场文化;信息不透明,噪音和虚假信息;股市为国有、垄断企业服务


ch18 资本市场与法制发展


ch19 20 21 中国文化与金融